股票代码
000420

媒体关注
当前位置 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关注 > 别出机杼天地新-吉林化纤的逆势崛起之路(下)

别出机杼天地新-吉林化纤的逆势崛起之路(下)

时间 :2016/8/16 来源:本站编辑 点击:7989


      国企改革的关键在哪?激发企业活力。
     激发活力,知易行难。
     近三年来,吉林化纤净资产年均增长23%,销售收入年均增长8%,产品产销率达100%。在化纤行业低迷的大环境下,是什么样的活力让吉林化纤老树开新花,逆势崛起?
     让我们先从一本小册子说起。
     小册子名为《内部控制管理手册》,吉林化纤上上下下,人手一册。翻开小册子,内容包含企业组织架构、发展战略、企业文化、供产销人财物等18项,共205个内控制度。
     象这种小册子,在一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制度中或许不足为奇。但记者在采访中体会深刻的是,它是“活”的。
     可添加、可删除、可改动……放在案头不是摆设,抓在手里人人研究,吉纤人的向心力由这本小册子凝聚,同时,也由它牵引,融入到企业升级转型、创新发展的实践工作中去。
效率优先——要会算账 算“活”账
     谈到国企改革,肯定绕不开国企效率的话题。
    “当危机来临的时候,效率和创业精神是渡过危机的最好良方。实际上国企最大的问题就是效率低下,包括工作效率、企业的运行效率和资产的运营效率相对比较低下。”针对老国企存在的典型病症,吉林化纤的分析一针见血。
     要改革就先啃硬骨头。从用工机制入手,“清除三无,挤出三低”。无效岗位、无效人员被清理掉了,“传声筒”等清闲的岗位不见了,上“花班”的人少了、夹包混的人没了,具有“工匠”素质的员工不断涌现。
    仅两年的时间,原来吉林化纤拥有员工近万人,整合优化为6000多人,但产值却提升了1.3倍。特别是其下属的股份公司,原有员工7000多人,粘胶长丝产能2万吨,整合优化为5000多人,粘胶长丝产能4万吨,前后生产效率之高下立见分晓。
    “企业的生产效率就是竞争力。”吉林化纤董事长、总经理宋德武说,企业不仅要算细账,更算活账。
     在吉林化纤,账是这样算的:效率是总账,“钱算分、时算秒”。
     今年4月22日,公司全员收到奖励1000元。这1000元,是一万吨人造丝细旦化项目提前开车的奖励。“本来项目定在7月份完工开车,劳动竞赛时,董事长说了,提前到五一的基础上,再提前一天每人奖励100,没想到,最后又提前了8天开车。”回想起那次开车,车间主任王冬梅激动的心情似乎仍未平复。
    奖励机制让公司全体员工干劲十足。
    让我们领略一下吉纤速度——5000吨竹长丝连续纺项目,创造了历时300天一次开车成功、99天达产达效的奇迹;2870长丝技改项目历时7个半月全面投产……而且以一半的人员力量、一半的工作时间完成了双倍的项目建设任务。
    “市场是活的,我们制定的目标任务就必须是活的。”宋德武说,“我们刚刚开完中期调整会,目标和市场算,任务和时间算。”
    “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,如果说管理没有实现这两点,可以说管理就没有体现出价值。”吉纤人把管理的算盘打得既精又响。
     完善采购环节的“招、评、比、议”采购程序,实现了规范采购和优质低价采购,仅2015年,企业就降低采购成本达6641万元;推行销售“定制服务”,实现机台与客户的直接对接,满足客户的柔性需求,外销产品直销比例已达到 100%,内销产品直销比例也已达到 80% 以上。
机制改革——要善激活  从“人”心    
     激活机制,要激活人心。改革落实不到基层,激活企业只能是空谈。
    在公司内部的吉林化纤报上,每期都有一个固定的栏目叫做《金点子,你想到了吗》,内容由各个班组征集上来的小发现、小发明组成。2015年,吉林化纤借此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共36145条,小发明和小创造1630项,新品研发、节能降耗等QC成果565项。
    小班组激发出了大能量。“我们每一个班组都有管理任务和攻关课题,这既是公司集思广益的创新举措,又能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,班组的执行力由此不断得到增强。”宋德武说,“小小的平台使大家把工作不只是当职业,更是一份事业。”
    “班组强则企业兴”, 吉林化纤将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下沉到班组,通过班组管理来推动企业管理。
      深谙此理的吉林化纤,将班组作为落实和强化管理的平台,把企业内部管理的三件事——全面质量管理、全员成本核算及全过程劳动竞赛,与班组管理紧密结合。
    “新员工到班组,只要安心学好技术就行了,班组会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方向做指引,有了方向、有了目标,工作才会积极……”这是在班组长系列专题论坛上,吉林化纤集团吉盟公司聚合车间班组长战刚的心声。
    “一岗多能”培训、新员工素质提升、大学生专项培养、课题攻关……在吉纤的班组,各项生产、基建任务都得到了有效执行。
     只有把企业的竞争力与每名员工的成长提升紧密联系到一起,才能打造出一个优秀的企业。在吉林化纤的高层看来,与单纯的短期绩效相比,员工的成长更重要。
     长丝七车间主任魏全东就是一名从技术员岗位成长起来的中层干部。5000吨连续纺项目试车期间,为实现由半连续纺向连续纺的顺利过渡,他每天与员工一起吃住在车间,一边抓生产,一边抓培训,连续攻克技术难题,99 天实现达产达效。
    不唯学历、不唯经历、不唯资历,用员工的发展推动企业的发展,企业发展的活力自然迸发出来。
    用机制激活企业的发展动力,同样也要用机制激活企业的运行效率。
    审批最多走三人,延迟略过反追责。宋德武开玩笑说,“督办主要是为干部设计的。” 
    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事做成,把事做好。吉林化纤通过定责任人、定任务目标、定时间、定检查、定奖惩的“五定”督办,强调“成事思维”,疏通了机制改革中顽固的“拖延症”。仅2015年,吉林化纤就落实了1893项督办事项。
凝聚合力——要重传承 做名企
     全国唯一的保健功能纺织品原料基地,全球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、最大的竹纤维生产基地、最大的腈纶纤维生产基地、最优质的人造丝生产基地。这一个个颇有份量的头衔,无声地诠释着这个老牌国企傲人的含金量。
   在吉林化纤的领导团队看来,企业走出泥淖、重新独步于市场之上,除了运营企业的“技术”层面,最核心的驱动力是吉林化纤长期积累形成的,并在重新振兴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企业文化。
     宋德武说,与市场大潮中涌现出的新企业相比,老国企的最大优势在于文化的传承。
    “奉献、敬业、负责、创新、自律”,五种精神的闪光点在吉林化纤随处可见。
    在日常工作上,基层车间班子老员工的传、帮、带,让年轻员工在业务上尽快成长、成熟起来;在新项目建设过程中,所有的人都争先恐后,冲在第一线;“百日会战”“百日攻坚,七一献礼”“百日竞赛”等活动,一轮又一轮冲锋此起彼伏……
    2015年,新项目建设工期紧、人员少,党员突击队冲在一线,带动广大干部员工总计加班32万工时,促进项目顺利开车;
    2016 年初,吉林化纤集团吉盟公司纺丝车间将春节长假变为“生产黄金周”,集中解决了腈纶产品供不应求的问题,实现春节期间日产量407吨,一天的产值就达到500多万元;
    在一次项目建设中,建筑面积1.2万平方米的厂房,80天实现了暖封闭;车间180米钢结构桁架制作及管道安装项目,21天顺利竣工,吊装焊接各种钢材60余吨;如果完全新建一个同等规模的项目,投资至少要用4亿元,吉林化纤只用了一半。
    没有向心力,何来同心圆!“文化力量可以转化为真金白银,但它比真金白银更有价值。”
    从细节入手,“五小工作法”将企业文化渗入到生产建设中,让员工从企业的发展中得到利益、见到实惠、找到归属。
    “讲清小道理”,用群众语言说理,用通俗语言说事,帮助员工理顺情绪、平和心态;“解决小问题”,员工家里有个大事小情,由公司免费出车。投入数十万元开展困难帮扶、金秋助学、大病救助;“开展小活动”,组织评选“最美吉纤人”“吉纤达人秀”“唱给奉献者的歌”等活动,烘托员工的主人翁地位;“做好小事情”,全面改善休息室、洗浴室、更衣间的硬件环境,让员工上下班都能心情舒畅;“宣传小人物”,相继推出以李奎为代表的最美建设者、以李洪梅为代表的最美纺织女工、以李海燕为代表的江城好人等先进典型,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提振员工队伍的精气神。
    “只要我们心里装着员工,员工的心里就会永远装着工作。”宋德武的诠释大智若愚。
     百亿目标、百年企业、国际一流化纤集团——吉林化纤如今正在崛起的征途上,朝着梦想一步步迈进,未来的吉林化纤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 

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© 版权所有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 吉ICP备05000633号-1 吉公网安备 22020202000212号